在五代十國時期,存在這樣一筆歷史糊涂賬:那就是李嗣源建立的后唐王朝,到底該怎么算?應該是為新王朝,還是是為復辟唐朝?其實個人感覺,李嗣源本身也是主張把后唐的定位問題,進行模糊化處理。畢竟,五代十國的年月,人們倒也不在乎這個。
晚唐風云
唐朝唐僖宗在位期間,黃巢起義爆發(fā)。起義軍席卷了大唐的半壁江山,同時也讓晚唐的格局出現(xiàn)了大洗牌——一方面,唐廷的軍事力量在和黃巢起義軍交戰(zhàn)的過程中損失殆盡,另一方面,在黃巢起義的沖擊下,唐朝的軍閥結構也發(fā)生變化,很多新興軍閥在這個大背景下興起,比如兩川的王建、淮南的楊行密、吳越的錢镠以及汴州的朱全忠,都在這個背景下成為新興軍閥。最終,汴州軍閥朱全忠在若干年后廢掉了晚唐皇帝,宣布建立新王朝:后梁。
后梁王朝的開張,意味著五代十國正式拉開了序幕。不過,朱全忠的行為只是讓諸如錢镠這樣實力較弱的小軍閥表示臣服,對于淮南的楊渥(按:朱全忠稱帝時期,楊行密已經(jīng)不在人世)、河東的李克用以及兩川的王建這類實力較大的軍閥來說,朱全忠的皇帝是自吹自擂的,后梁也是偽朝廷。所以,這些軍閥對后梁是不予承認的。
當然,所謂不予承認,也分三種情況。
第一種,是自立為皇帝。比如王建在之后不久也宣布稱帝,建立前蜀王朝。王建認為雖然后梁王朝是偽朝廷,但是唐朝氣數(shù)確實也沒了。所以王建稱帝,且認為自己才是正統(tǒng)(話說,稱帝的沒有認為自己不是正統(tǒng)的)。
第二種,是繼續(xù)以唐朝藩鎮(zhèn)自居,但其實自娛自樂。比如淮南集團就是典型。當然隨著中原事態(tài)出現(xiàn)變故,淮南集團的名義上當家人也宣布稱帝。
第三種,也是繼續(xù)以唐朝藩鎮(zhèn)自居,也確實以復辟唐朝的名義付出行動。典型例子就是河東軍閥集團。
后唐王朝就是基于河東軍事集團而產(chǎn)生的。
后唐的歷史定位
其實早在朱全忠稱帝之前,朱全忠就和河東軍閥集團當家人李克用結了梁子:按照史書說法,朱全忠當時認為自己未來最大的對手就是李克用,所以火燒李克用居住的驛站,準備害死李克用。從此李克用就和朱全忠結下了梁子。不過雖然史書如此記載,但是這段記載卻存在太多不合理之處,因此后世的歷史學者有不少認為這段記載存疑。但是不論如何,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李克用和朱全忠早在唐朝還沒被朱全忠掌控的時候,就成了仇家。所以到了朱全忠稱帝以后,河東軍閥集團自然是開足馬力和李克用火并。
雖然朱全忠在中國歷史上惡名昭昭,但不可否認,后梁王朝作為一個國家政權,其能調(diào)動的戰(zhàn)略物資、人丁征發(fā)這方面的水平,要超越李克用主導下的河東軍閥集團。因此起初后梁朝廷是占據(jù)優(yōu)勢的。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河東軍閥集團能夠干翻后梁王朝,屬于歷史中的偶然現(xiàn)象。在和后梁王朝交戰(zhàn)的過程中,河東軍閥集團的口號一直是復辟唐朝。
到了后梁末帝在位期間,后梁內(nèi)部發(fā)生了一些變故,同時河東軍閥集團的實力也有所發(fā)展。所以后梁后期,河東軍閥集團當家人李存勖宣布稱帝,其國號則是唐(史稱后唐)——李存勖表示,自己的行為是身體力行復辟唐朝。
后唐滅亡后梁以后,由于后唐的法理來自復辟唐朝,所以后唐朝廷不承認后梁是合法朝廷,而將其視為偽朝。但是,另一個方面,李存勖一方面不是李唐宗室,二來又追李克用為太祖皇帝。從這些細節(jié)來看,后唐又是一個新的王朝。
其實李存勖本身,也是打算模糊化處理后唐的歷史定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