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科學探索 > 正文

為何說光速無法被超越,而宇宙膨脹和量子糾纏,又能超越光速呢?

之前我們經(jīng)常說到光速是目前已知物體運動的極限速度,任何有靜止質量的物體都無法超越它,于是很多人就會問,量子糾纏速度和宇宙膨脹速度不就超越光速了嗎。

那么我們今天便聊一聊,為何說光速無法被超越,而宇宙膨脹和量子糾纏速度又能夠超越光速呢?

其實早在19世紀之前,物理學家們并不知道光速是物體運動的極限速度,還一直認為光是在名為“以太”的介質中傳播,后來為了尋找到以太的證據(jù),邁克爾遜和莫雷專門做了一個實驗來測量地球在“以太”中的運動速度,

然而實驗的最終結果證明,光速在不同慣性系和不同方向上都是相同的,由此反而間接地否認了以太的存在。

于是愛因斯坦受到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的啟發(fā)之后,提出了光速不變原理,并建立的著名的狹義相對論。在狹義相對論中除了指出光速不變之外,而且還推導出了一個另一個結論,那就是E=mc。

從公式中我們知道,E是物體所具有的能量,M是物體的質量,C是光速,也就是說“物體蘊含的能量等于它的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這意味著任何有靜止質量的物體都無法達到光速,因為在質能轉化下,物體的質量將隨著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當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時,它的動質量將趨于無限大,所以質量不為0的物體是不可能達到光速的。

而且該原理除了限制物體運動速度外,也讓人類意識到了一個微小的質量也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比如人類研發(fā)破壞力超強的原子彈與氫彈,背后都有質能方程的影子

所以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中斷定“任何有靜止質量的物體不可能達到光速”那么既然如此,為何說宇宙膨脹和量子糾纏速度又能超越光速呢?

確實宇宙膨脹速度和量子糾纏速度都已經(jīng)超越了光速概念,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傳遞任何信息

在1929年,著名天文學家艾德溫哈勃在觀測遙遠的星系時,意外發(fā)現(xiàn)大部分星系都存在紅移現(xiàn)象,我們知道紅移現(xiàn)象是光的多普勒效應所致,當一個天體在遠離我們時,光波會被拉長,光譜的顏色會向紅色端移動,反之靠近我們會向藍色端移動。

哈勃正是發(fā)現(xiàn)這些天體的共性,無一例外都向紅端移動,并且退行的速度與距離成正比,由此證明宇宙在不斷膨脹,

后來天文學家通過普朗克衛(wèi)星測出的最新哈勃常數(shù)顯示,目前宇宙的膨脹速率大約是67千米每百萬秒,也就是說每326萬光年的距離就會增加67千米,這意味著在可觀測的宇宙邊緣,其速度早已超越了光速。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宇宙膨脹速度已經(jīng)超越了光速,但其實宇宙膨脹只是單純的空間膨脹,它并未攜帶任何信息,所以不受質增效應影響

而量子糾纏速度同樣也是,它被稱為是鬼魅般的超距作用!在微觀世界中,假設你將兩個糾纏粒子分開,然而他們無論相距多遠都會感應到彼此。

比如一個粒子在地球,另一個粒子在遙遠的仙女座星系,那么只要測出地球粒子的自旋方向,從而立馬就能知道另一個粒子的自旋方向,因此這種相互作用也遠遠超越了光速。

雖然這種鬼魅般的超距作用似乎讓人不可思議,但卻是真真實實存在的,而且同樣無法受到質增效應的影響,因為量子糾纏超距作用并沒有對一個粒子進行加速,和相對論不違背!

所以我們常說的光速不可被超越,其實是建立在有靜止質量的,如果說一個有靜止質量物體真的達到或者超越光速,那么現(xiàn)代整個物理學大廈也將徹底崩塌!

科學探索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