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科學探索 > 正文

最后通牒效應:拖延到最后期限前完成任務(影響結(jié)果)

解答:假如設定了一個最后的期限,人們往往會會不自覺開始拖延,最終只有到迫不得已的時候才會去嘗試完成,并且在最后時刻爆發(fā)出巨大的威力,雖然說一般可以在期限之內(nèi)完成,但是可能效果不佳,這就是所謂的最后通牒效應。

最后通牒效應是什么

很多人在進行某些活動事情的時候,可能會覺得自己能力不夠,并且感覺準備不足,不自覺開始拖延。但是到了馬上要到的時間,確實不能拖延了他們就會開始嘗試完成,當然基本上確實是可以完成的。

最后通牒效應的負面影響

很多人在工作的時候,假如時間比較多,可能會不由自主放慢腳步,直到最后的階段才會完成,這樣工作效率也很低下。

本來一件事情兩天就可以圓滿完成,但是假如有人告訴你下個星期之前完成就行,可能受到這個效應的影響,很多人就會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去完成兩天就可以完成的工作,正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很多時間都被浪費了。

不過最后通牒效應并不完全是壞事,在任務即將完成的時候,人們可以會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時間。甚至于激發(fā)個人的潛能,用所有的力量去完成工作。

怎樣反向利用最后通牒效應

1、為工作設定適合的期限

人們可能喜歡在最后的時間來完成任務,那么假如可以專門為了工作設定適合的時間,那么工作很容易就能完成了。

而合適的最后期限并不是要求的最后期限,一定要給自己留下一些反應的時間,這樣即使有問題也可以更快更好解決。

2、時刻追蹤自己的工作

假如在進行某些工作的時候,即使有了最后期限,并且也有了一定計劃,但是可能在實際情況上并不理想,直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時間不夠用。為了避免這樣的尷尬情況,可以將大的工作分成幾個小的部分,這樣每個小部分都在一定時間內(nèi)完成,最終整體工作就可以比較高效率完成了。

最后通牒效應和過度自信效應、過度理由效應一樣,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效率,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但是怎樣更好利用才是人們需要研究的點。

 

分享至:

科學探索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