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探秘志 > 歷史趣聞 > 正文

宇文護為什么不自己稱帝 沒有群眾基礎(稱帝會引起國家動蕩)

歷史上有過很多權(quán)傾朝野的權(quán)臣,連皇帝都只能被動的接受擺布。但是這些權(quán)臣無論是出于什么樣的原因,至少不敢去殺皇帝,而北周時期的權(quán)臣宇文護,不僅敢殺皇帝,還一連殺了三個皇帝。如此人物歷史上再也沒有,既然權(quán)力這么大,宇文護為什么不自己做皇帝呢?

宇文護為什么不自己稱帝

古時只要事關帝王那就一切都不是簡單的事情,想要稱帝講究的得是名正言順、水到渠成。宇文護是北周太祖宇文泰的侄子,宇文泰下面有好幾個兒子,無論如何是輪不到身為侄子的宇文護來當皇帝的。

而且宇文護之所以能夠成為權(quán)臣,是因為宇文泰在臨死前將國家和兒子托孤給了宇文護,這才使得宇文護擁有莫大的權(quán)力。但是在古代有大臣輔佐幼年帝王的,哪有大臣輔佐幼年臣子的。所以宇文護讓北魏拓跋廊禪讓,但是沒辦法讓其禪讓給自己,因為名不正言不順。只能禪讓給宇文覺。

之后雖然宇文護又連殺兩個宇文家皇帝,但是其在朝廷和百姓當中并沒有做皇帝的基礎,如果宇文護強行上位,反而會導致北周上下動蕩,政治不和。

宇文護殺了哪幾個皇帝

北魏的最后一個皇帝拓跋廊在將皇位禪讓給了宇文覺之后,因為宇文護對其仍然感覺到威脅,于是斬草除根,將其給毒死了。

緊接著北周孝閔帝宇文覺在被扶植上位后,因為對宇文護心有忌憚,怕自己被殺害,所以暗地里培養(yǎng)了一群武士,以期有朝一日將宇文護殺死,結(jié)果被宇文護知道后將其毒殺。

第三位皇帝是北周明帝宇文毓,宇文毓做了皇帝之后逐漸顯現(xiàn)出來了治理國家的政治才能,治理國家非常有一套,在北周百姓當中的威望也越來越高,宇文護對此感到害怕,所以也將他給毒死了。直到他遇到了宇文邕,宇文邕是個隱忍的人,隱忍了12年取得信任后終于將宇文護給殺了。

分享至:

歷史趣聞相關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