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探秘志 > 獵奇八卦 > 正文

中國古代神獸排行榜大全 還原上古十大神獸真實樣貌

3、麒麟

麒麟是中國傳統(tǒng)瑞獸,性情溫和,傳說能活兩千年。古人認為,麒麟出沒處,必有祥瑞。有時用來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zhèn)涞娜耍瑥钠渫獠啃螤钌峡,集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就于一體;尾巴毛狀像龍尾,有一角帶肉。但據(jù)說麒麟的身體像麝鹿,它被古人視為神寵、仁寵。麒麟長壽,能活兩千年。能吐火,聲音如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有毛之蟲:有毛的動物)。

中國古代神獸排行榜大全 還原上古十大神獸真實樣貌

傳說,麒麟是姬氏(周天子脈)的祖神(祖先神),源自黃帝祖神應(yīng)龍,是應(yīng)龍血脈的主要分支之一,當(dāng)年魯哀公領(lǐng)著他的大臣們圍獵選擇的地點是嘉祥的南部山區(qū),通過轟趕野獸,突然驚擾了一只神獸,也就是麒麟。

這只神獸被驚擾之后倉皇逃竄,魯哀公和他的大臣們見到一只從來沒見過的神獸,感到非常的好奇,于是在后面拼命的追趕。其中孫叔氏之車子鉏商的馬跑得較快,車子鉏商在后面對麒麟射了一箭,麒麟中箭后繼續(xù)向西奔跑。根據(jù)戰(zhàn)馬奔跑的速度測算應(yīng)該是很長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就是嘉祥到巨野這段距離。最終麒麟因為負傷在今嘉祥臥龍山西部被車子鉏商一班人馬圍住捕獲,發(fā)現(xiàn)是一只從來沒見過的母獸,等魯哀公等人趕到的時候大家圍在一起討論,也不能確定這個神獸到底叫什么名字。

后來請來了當(dāng)時頂級博物大師孔圣人來鑒定?资ト丝吹谨梓胴搨@魂未定的樣子心中萬分悲痛,此乃麟也,天下第一仁獸,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仁者愛天下所有的生命,悲憐之情難以言表,就建議魯哀公將麒麟帶回去療傷。不想麒麟因驚嚇過度不吃不喝很快就死了,葬在今巨野縣麒麟鎮(zhèn),F(xiàn)在麒麟鎮(zhèn)有麒麟冢。

麒麟每次出現(xiàn)都將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時期。據(jù)記載,孔子與麒麟密切相關(guān),相傳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現(xiàn)了麒麟,據(jù)傳孔子出生前,有麒麟在他家的院子里“口吐玉書”,書上寫道“水精之子,系衰周而素王”,孔子在《春秋》哀公十四年春天,提到“西狩獲麟”,對此孔子為此落淚,并表示“吾道窮矣”?鬃釉鴮懜瑁“唐虞世兮麟鳳游,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不久孔子去世,所以亦被視為儒家的象征。

根據(jù)這些記載,得出鳳凰有以下幾種特點:

一、麒麟最擅長化解三煞、五黃煞、天斬煞、穿心煞、鐮刀煞、屋角煞、刀煞白虎煞、二黑病星符。當(dāng)陽宅遇到上列煞氣,致家人居住不安、損人破財家庭不和、車禍、血光、離婚等麒麟鎮(zhèn)之可保平安。麒麟是仁慈之獸,懲奸除惡保護好人。好人按奉保護之,惡人供奉反懲處。

二、麒麟鎮(zhèn)宅化煞能力最強,安奉之人要常感念鎮(zhèn)護之情。在家中擺上一對,放時頭朝門或窗外,能夠消災(zāi)解難,驅(qū)除邪魔,鎮(zhèn)宅避煞,催財升官,還有添丁之用。它與獅虎不同之處就是它不傷好人。

三、麒麟在風(fēng)水中就象萬金油,旺財,鎮(zhèn)宅,化煞,旺人丁,求子,旺文等,各方面都可以使用。并且麒麟擺放在室內(nèi),還有一個最大的好處,對好人起到保護作用,但對壞人卻疾惡如仇,如發(fā)現(xiàn)壞人,它就會咬,因此家中擺放銅麒麟,可以旺事業(yè),化小人,制壞人。麒麟主正財,旺事業(yè),催富貴,辟邪化煞,因此,在室內(nèi)擺放一對開過光的銅麒麟,會給你帶來家庭,事業(yè)等各方面的祥瑞。

四、辟邪擋煞的用途,如門前見長廊直沖大門,犯了穿心煞。可用一對銅麒麟擋之,如果“煞氣”弱,走廊不太長,可用一只銅麒麟來擋煞。

五、有化解白虎的效用。在家居的白虎方位,安放一對銅麒麟,可化解白虎方的兇性,令宅內(nèi)居住的人平安,特別是白虎方外面的煙囪或尖銳之物沖射到,更加要安放已開光的銅麒麟。

六、有將家運轉(zhuǎn)好、災(zāi)禍減輕用途。麒麟是吉祥的代表,將其安放在家中,鎮(zhèn)宅辟邪,增添家中吉祥的作用,不單令屋主事業(yè)順暢,連帶財運亦會好轉(zhuǎn)。除此之外,銅麒麟還能替主人擋去滯運的霉氣。一般用于轉(zhuǎn)運的銅麒麟最好是經(jīng)過開光的,其力量才能發(fā)揮淋漓盡致。

4、獬豸

獬豸又稱獬廌、解豸(xiè zhì),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黝黑的毛,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俗稱獨角獸。

中國古代神獸排行榜大全 還原上古十大神獸真實樣貌

神話創(chuàng)造的一種獨角神羊,寄托著古人的社會理想。那是關(guān)于司法公正的理想。

這神羊,叫獬豸。明代謝肇氵制《五雜組》說,獬豸“一云即神羊”;但是,這位明代學(xué)者并不相信有獬豸,他提出問題的思路挺有趣:相傳“皋陶治獄不能決者,使神羊觸之,有罪即觸,無罪即不觸。則皋陶之為理,神羊之力也。后世如張釋之、于定國,無羊佐之,民自不冤,豈不勝皋陶遠甚哉?”皋陶是上古神話中的司法審判之神。倘若將皋陶的明察秋毫歸功于獬豸,后來那些沒有神羊相助,卻能斷案不留冤屈的官員,不是比皋陶的本領(lǐng)高強得多嗎?謝肇氵制的設(shè)問,可謂直奔主題。它告訴人們:神羊獬豸是什么?就是如此分也分不開地與司法話題聯(lián)系在一起的神話動物。

據(jù)東漢《論衡·是應(yīng)》,當(dāng)時衙門里是奉皋陶像、飾獬豸圖的。相傳皋陶為堯帝時的“大理”,即掌管刑法的官員。衙門中畫皋陶、獬豸,表示明辨是非,執(zhí)法公正,還含有威懾邪惡的意思。

《論衡》記下有關(guān)傳說:獬豸“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獄,其罪疑者,令羊觸之,有罪則觸,無罪則不觸。故皋陶敬羊”。皋陶決獄明白,執(zhí)法公正。遇到曲直難斷的情況,便放出獨角神羊,獬豸頂觸的,一準(zhǔn)是有罪之人。

古人做獬豸的文章,緊扣著執(zhí)法的主題。由此,干脆稱其為任法獸,這見于《神異經(jīng)》:“獬豸忠直,見人斗,則觸不直;聞人論,則咋不正。一名任法獸。”還發(fā)明了一種執(zhí)法者的官帽,稱為獬冠。《淮南子·主術(shù)訓(xùn)》:“楚文王好服獬冠,楚國效之。”這樣的官帽,漢代稱其為法冠!逗鬂h書·輿服志下》記,法冠高桶狀,取“鐵柱卷”式造型,“或謂之獬豸冠。獬豸神羊,能別曲直,楚王嘗獲之,故以為冠”。獬豸帽在春秋時代已出現(xiàn),秦代時執(zhí)法御史戴著它,漢代因循下來。古時稱御史冠為獬豸,進而以獬豸代指執(zhí)法官。

問案決獄的衙門里,墻上畫著獬豸,長官戴著獬冠,--在古代的公堂上,異獸神羊真是出盡了風(fēng)頭。

蘇軾的寓言故事集《艾子雜說》,講到獬豸。齊宣王問艾子:“古有獬豸,何物也?”艾子答:“堯之時,有神獸曰獬豸,處廷中,辨群臣之邪僻者觸而食之。”緊接著,補充說:“假如如今有此神獸,它必定不會挨餓的!”這就將獬豸的能辨是非,引到了官場,以官員為審視的對象。抵而食之,“料不乞食矣”,諷刺奸臣之眾。

獬豸傳說,反映了古人對羊多側(cè)面的認知。怕狼的羊,跪乳的羊,溫順的羊,古人用來說明事理。同時,沒有忽略另一面:羊有角,并非擺設(shè),犄角聚著力,能觸能抵。于是,有了獬豸的傳說,不但頂?shù)煤,而且頂(shù)脺?zhǔn)。

羊有角,能抵,中華國貨便有大名鼎鼎的抵羊牌。近代中國國勢積弱,列強覬覦,軍事侵略、文化侵略、經(jīng)濟侵略一并襲來,“抵羊牌”喊出中國民族工商業(yè)者憤怒的呼號。“羊”與“洋”諧音,并且“羊毛出在羊身上”,“抵羊牌”巧用雙關(guān)修辭,其妙天成。它的精髓,則在一個“抵”字。

獬豸是有著羊的身體、麒麟外觀的瑞獸,擁有分辨正與不正的神秘力量,當(dāng)人們發(fā)生沖突或糾紛的時候,獨角獸能用角指向無理的一方,甚至可以將罪該萬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帝堯的刑官皋陶曾飼有獬豸,治獄以獬豸助辨罪疑,凡遇疑難不決之事,悉著獬豸裁決,均準(zhǔn)確無誤。所以在古代,獬豸就成了執(zhí)法公正的化身,古代法官戴的帽子又稱“獬豸冠”,后世也因此將其畫像融入判官的官服之中。人們經(jīng)常引用獬豸的形象,取意于對中國傳統(tǒng)司法精神的繼承。

相傳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楚文王曾獲一獬豸,照其形制成冠戴于頭上,于是上行下效,獬豸冠在楚國成為時尚。秦代執(zhí)法御史帶著這種冠,漢承秦制也概莫能外。到了東漢時期,皋陶像與獬豸圖成了衙門中不可缺少飾品,而獬豸冠則被冠以法冠之名,執(zhí)法官也因此被稱為獬豸,這種習(xí)尚一直延續(xù)下來。至清代,御史和按察使等監(jiān)察司法官員都一律戴獬豸冠,穿繡有“獬豸”圖案的補服。

顯然,獬豸形象是蒙昧?xí)r代以神判法的遺跡。進入近代,仍將其視為法律與公正的偶像。

與此相類似,在西方,獨角獸也被認為是純潔的象征。人們認為它的角的力量能夠壓制任何道德敗壞的事情。同時有貞潔的含義,是完美騎士的代表。

分享至:

獵奇八卦相關(guān)

郵箱不能為空
留下您的寶貴意見